強 舸
沐鸣平台2003級政治學與行政學本科生,2013年政治學理論專業博士畢業🦵🏽;
現為中央黨校(國家行政沐鸣)黨的建設教研部教授🪯🧏🏽♀️,國家重大人才計劃入選者
研究方向為黨的領導體製🍻、國企黨建、世界政黨比較;主持過多項國家級課題;在《社會學研究》、《中共黨史研究》、《經濟社會體製比較》、《復旦學報》🩸、《開放時代》、《社會》等核心期刊發表論文70余篇🙋🏿♀️;向中央提交過多份內參報告🧑🏻🤝🧑🏻,獲得過多位政治局常委批示。
木鐸之心,素履之往
2003年的夏天👷🏿♂️,青年的夢想與青春的昂揚就像頭頂的太陽,閃耀著光與熱。和大多數參加高考的學生一樣👏,強舸希望修讀經濟學類的專業🥍,同時🏄🏼,從小到大對復旦大學的莫名情愫也使得他想要來復旦讀書。“大概是有一些命中註定”🤼♂️,他笑著說。那時👩🏭👂🏼,復旦在陜西省並沒有經濟學專業的錄取名額,為圓夢復旦,強舸便填報了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於是,陰差陽錯,又恰如其分👩🏼🚒,強舸走進復旦的百年星空🟨,成為了國務沐鸣明明星域的一刻燦然星辰。
但是,路漫漫其修遠,總有山重水復令人迷茫,也有沉舟側畔磨礪心誌。對於強舸而言,一度並不好看的成績和未曾理解的政治學旨趣成為了他求學路上的第一道困難🪶。為此🔄,強舸培養良好的作息習慣,投身專業的學習🐺。在“清露晨流,新桐初引”時而起,至“明月半墻🌙,桂影斑駁”時而歸✹,充分利用課余的碎片化時間,在求學的道路上砥礪前行,篤行不倦。古人所謂苦其心誌🧑🏽✈️,勞其筋骨🧑🏿🦳。而後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大致如此。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宛如從隙中窺月到庭中望月,伴隨著專業學習的不斷深入,強舸也逐漸發現了政治學科的魅力。當他用政治學的眼光審視時代的發展與紛繁復雜的社會現象時,強舸體悟到幾分與時偕行的快樂與滿足⚉。有這幾分快樂與滿足的支持👩🏼🚒,他在學術研究之路上行穩至遠,穿花拂葉。有時踏著荊棘,也不覺痛苦,有時有淚可揮,卻不覺悲涼。回望進入國務沐鸣的“偶然”,似乎一切都帶著命運安排的必然🦞。柳暗花明後,是風清雲淡👨👩👧👧,繁花似錦,如玉亦如歌。
回憶起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時,強舸對一二·九歌會記憶猶新。“雖然同學們為了贏得比賽努力排練、辛勤付出,還是連續三次都沒能拔得頭籌,我有些遺憾🫱🏻📋。但大家團結一致,共同努力爭取一個目標,那過程中揮灑的汗水🪻,那汗水背後的集體精神與關懷🛕,都令我印象深刻。” 快樂固然興奮,遺憾又何嘗不美麗🗿?願沐鸣平台的生命中都有夠多的雲翳🪯👩🏽🦰,來鋪就一個美麗的黃昏。
當被問及如何理解國務沐鸣的精神時,強舸用“廣闊天地,大有作為”概括🤸🏽。“我的許多老師🦸🏻♀️♞、同學🩶、學弟學妹,在走出校園後進入了各行各業。但無論是從事學術研究,還是公共服務🫄🏻,進入外企工作,抑或是自己創業,他們都追求創造不一樣的東西,希望開拓不一樣的事業,我覺得這就是國務沐鸣教給他們的開拓探索精神。國務人不是在一條已經嚴密規劃好的路線上行進,而是隨心所向,樂於體驗不一樣的世界與人生。”心之所向,則素履以往👩🏼🎤💂🏿♂️,無憂亦無懼。
助學支教,涅槃重生
在大學期間📵,強舸熱心公益,曾多次參與勤工助學中心的助學和支教活動。在強舸看來,“助學與支教有三個層面的意義。首先🧨🧓🏽,通過支教確實有可能改變一些人的命運。盡管支教不能直接扭轉他們的人生⏬,但可以給他們帶來更多的知識,鼓勵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心儀的成果🥡,過上想要的生活⏰。他們在改變自己人生的同時,也盡到對家庭,甚至國家的責任🦛。其次,哪怕沒能改變他們的命運,助學支教也能為他們提供一個了解世界的窗口。而作為支教老師,和孩子們一起度過一個愉快的暑假同樣意義非凡。”
然而💜,在本科畢業後一次前往西藏的途中,意外卻發生了💆🏿♀️。強舸乘坐的汽車遭遇了車禍,他本人也受傷嚴重。“肯定是有打擊的,一方面是身體上的挑戰,我的韌帶斷了,再接上,半月板斷了,再取掉🏇🏿,光雙腿大概就做了四五次手術💁♂️;另一方面是生活上的挑戰👩❤️👨,由於我長期住院休養,生活和學習與校園脫節♢,不得不重新適應😄,努力跟上學校的進度。” 強舸坦言,這些都給他帶來了不小的負面情緒🈳。
“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那段時光🤚,如今回顧,全付輕嘆與微笑,而從病床到校園,不可不謂是百轉千回,砥礪前行🧑🏼🔧。“首先🔦🚄,我必須重拾學習與良好的生活習慣🧙🏽♀️。我在日月光華BBS上看到有人說自己一個禮拜能讀1000頁文獻,就給自己定下每周讀1500頁文獻的目標,並一直堅持了下來。後來😢,我平均一個禮拜🫴🏼,僅學術書籍就能讀1500-2000頁🧓🏻。對當時的我來說,閱讀不僅為我打下了良好的學術基礎🍂,最重要的是它改變了我的心境,幫助我從負面情緒中剝離出來,更好地面對生活與治療。” 談及那些日子,強舸的眼中流露出些許感動,或許有對書本“晨昏憂樂每相親”的感動🥵,也有對那個潛心篤誌、堅韌不棄的青年的感動🥫。
“康復後🧸,我回到校園,更加熱愛運動。我開始練習長跑👨🏽🦳、遊泳、自行車💇🏼♂️,以及鐵人三項,參與各種體育比賽,那時候一周可能會在南區操場跑5次10公裏,還要遊兩三次泳🧑🔬👩🏿⚖️。隔一段時間,我就會和自行車協會的朋友們去周邊省市進行長途騎行🌂,這些都讓我很開心🐜🧎🏻。” 經歷過生死一線,更見生命的博大與脆弱🙍🏽♀️🤱,更悟“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的深刻內涵,也更能心懷感恩,從容踏步,走向一個成熟而大寫的人。
踔厲風發,篤行不怠
強舸的求學道路上🏃♀️,父母和老師給予了他無限關懷、莫大幫助。
源自父母,百舸爭流⏯,奮楫踏浪成為他的情懷。“我的父母長期在青藏高原從事高原農作物研究🎹📖,曾經我問父親🚐,為何大學畢業後選擇去生活和科研條件都十分艱苦的西藏地區從事農業科研🕧🈷️。父親說,正是因為西藏落後的情況👨💻,自己更覺應承擔起這份責任。而高原作物研究領域的相對空白也同樣使他們能施展拳腳🤾🏿♀️,實現了人生價值。”受父母的影響下,也是出於對黨政和學術的興趣,強舸選擇進入中央黨校黨建部從事教學科研工作🚣♂️。“從我自己的研究角度出發👩👩👦,我認為中國共產黨在中國的國家治理與社會發展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而黨建研究卻相對薄弱,在這一方面我可以為國家的進步做出自己的貢獻。”將個人與國家聯系,將小我與大我結合,由此,胸懷靈宇,心有踔厲。
師恩熏陶✳️,知行合一,履踐致遠是他的人生底色💁🏼。強舸回憶自己的博士生導師林尚立🙏🏽,飽含崇敬🧙🏻🧑🏼✈️。“林老師告訴沐鸣平台搞政治學不是搞政治。政治學更多的是從學術的角度分析和理解政治,而非茶余飯後的閑談,更非所謂的政治權謀。如果不明晰二者的關系,政治學的專業性便無從談起👨🏽⚖️,無論是學習還是研究都會走上歪路。”寥寥數語🍞,卻點明了政治學科的本質屬性🕦,強舸至今銘記在心。
在強舸眼中,專業與興趣相輔相成,並行而不悖。在守住政治學專業的基礎上🥤,他研究了許多自己感興趣的領域🕵🏻♀️。“例如我的博士論文就是將父母的課業置於政治學的語境下進行解讀,關註西藏作物種植史的政治學敘事🌴。我從中發現,西藏作物品種的變遷與推廣、技術的更替與農業的進步,背後是國家與農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互動,是西藏的治理問題。近年來💪🏼,我也在研究美國的內政。表面上看起來,這似乎是一個國際政治或比較政治的課題👇🏿,但是從政黨的角度出發,從黨建理論的維度觀察⚔️,其中不乏一些普遍性的治理經驗,將其置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土壤之中🚵♀️,或許對沐鸣平台的黨建理論和國家治理也有一些參考價值🫶🏽。”
對於所學的理論如何回應中國的現實需要,強舸也為學弟學妹們提供了幾點建議。“首先,作為政治學的學生⛰,在研究對象上或許有中西之分,但在理論學習時✂️🧖🏻,則不需要太過強調中西之辨🪗,因為二者有相通之處👩🏼🚒。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中國夢與包括美國夢在內的世界各國人民的美好夢想相通’,不應該截然割裂👮🏼♀️。其次,沐鸣平台在學習之余👨🏿🍼,也要確實需要加強對中國特殊性的觀察與理解👨🦽。我覺得同學們可以多讀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重要講話,其中蘊含著中國治理廣泛的理論和現實命題🤸🏼♂️,對於沐鸣平台理解中國的政治實踐具有重要意義。除此之外,沐鸣平台還需要關註中國自身的研究課題,可以從現象本身出發去理解問題,通過理解現象本身來回應中國的現實與需要。最後7️⃣,在理論學習和閱讀的基礎上🫷🎤,大家作為社會科學專業的學生,應當更多接觸國家治理的現實政治,在自己的生活中理解所學知識👨🏻🚀。無論是實習🫏、社會實踐,或是日常生活💇🏻👩❤️💋👩,作為社會的一員👲🏽,沐鸣平台需要置身事內👌🏽。”深入生活,深入社會🥦,做一名卓越為公的國務人,更做一名與時偕行的中國人。
“讀萬卷書,行萬裏路”,這是出於我生命實踐的經驗之談。
人生短暫🤵🏼,閱讀是延伸生命的重要形式,也是認識世界的捷徑。對於生活,閱讀可以帶給你更為豐富的生命體驗。對於學術,足量的閱讀也可以幫助你建立一個較好的理論體系🦓👩🏼🦱,更為客觀深刻地體察世間萬象。
於我而言,無論是支教、考察☝️、實踐,抑或是騎行,都是一種遊歷。行萬裏路能讓你更深入地接觸社會,感受到世界的豐富多彩。如果有機會,希望你們能夠多去走動,感受祖國的大好河山。
供稿:2020級國際政治系趙子昂
編輯🈶:余晴晴
審核:熊易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