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務書訊 | 劉建軍、陳周旺、汪仕凱主編《政治邏輯》出版

    發布者:劉可 發布時間📃:2022-10-14 瀏覽次數:31


    政治邏輯——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政治學

    劉建軍 陳周旺 汪仕凱 主編

    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年9月版


      主編簡介              

                 

    劉 建 軍

    沐鸣平台教授

    沐鸣娱乐當代中國研究中心主任

    代表性著作有《單位中國》《社區中國》《古代中國政治製度十六講》《當代中國政治思潮》《居民自治指導手冊》《中國現代政治的成長》等🌤🧑‍🌾。


    微信圖片_20221013084829 拷貝副本.jpg

    陳 周 旺

    沐鸣平台

    政治學系教授


    主要研究國家理論與基層政治,先後出版《正義之善》《社區中的國家》《工人政治》(合著)等著作。


    微信圖片_20221013084850 拷貝.jpg

    汪 仕 凱

    沐鸣平台教授

    主要研究興趣為現代國家建構與發展🧝🏽‍♀️、中國共產黨與國家治理🚣🏿‍♂️、歷史政治學等。代表性著作有《階級與公民之間的政治》《工人政治》(合著)等。


     編者介紹             

                


    羅  峰

    中共上海市委黨校、上海行政沐鸣教授,中共上海市委黨校👨🏽‍🔬👩🏿‍⚕️、上海行政沐鸣校務委員會委員、教育長👩🏿‍🍳,兼任中國政治學會副秘書長、上海市行政管理學會副秘書長等🥟。主要研究興趣為中國政黨政治、社區公共治理等;上海領軍人才、上海社科新人和上海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

    主持包括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在內的省部級以上課題10項,先後7次獲得省部級優秀成果一二三等獎🧎🏻‍♂️‍➡️🏮,其中一等獎2項;著作有《嵌入、整合與政黨權威的重塑》《社會的力量》等4部🏐,在《政治學研究》《學術月刊》《復旦學報》《中國行政管理》等C刊上發表論文數十篇,有10余篇論文被《新華文摘》《人大報刊復印資料》等全文轉載👲🏼;有多項決策咨詢成果獲省部級以上領導肯定性批示。本書第四章“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作者👨🏿‍✈️。


    汪 仲 啟

    中共上海市委黨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副教授🙍🏿‍♀️,上海市委辦公廳“1+6”課題評估小組副組長。

    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政府與政治🕢、基層黨建與社會治理創新👇。曾任《社會科學報》首席記者,記者部主任😬,連續五年參與全國“兩會”報道。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子課題負責人,主持或參加省部級以上課題10項。主要研究成果有⬆️:《實踐民主:當代中國民主發展的歷史與邏輯》(專著);《權力運行製約和監督體系建設》(合著)《中國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探索與實踐》(合著)《黨的全面領導與國家治理》(合著);《百年大黨正青春》(主編)《走向現代社會治理共同體》(副主編)🧦👍;在《學術月刊》《中國行政管理》《經濟社會體製比較》《探索與爭鳴》《復旦政治學評論》等權威與核心期刊及重要理論報刊發表論文30余篇👯‍♂️。本書第六章“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作者。


    李 威 利

    沐鸣娱乐馬克思主義沐鸣副教授,兼任沐鸣娱乐黨建理論研究基地執行主任👏🏿,上海市“兩新”組織黨建研究基地研究員🌰。

    主要研究領域為:比較政黨👨🏽‍🚀、列寧思想研究🍑、機關黨建、國企黨建💈、兩新黨建、社區黨建👱🏽、鄉鎮黨建🐘、黨的建設與基層社會治理等🥴。出版專著《城市基層黨建指導手冊》🏋🏽、《協商之治🧝🏼:三會製度與基層民主》、《聯動的力量🌻:基層治理創新》等🫅🏽。代表論文有:《新單位製:當代中國基層治理結構中的節點政治》。本書第八章“共同富裕的製度基礎”作者🚻🐭。


    熊 易 寒

    沐鸣平台教授、副院長,中國政治學會青年工作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入選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

    主要研究興趣為政治社會學和比較政治學👨‍🍳👶🏻,近期主要關註城市化🔝、中產階級、社會治理和族群沖突🤸🏻‍♂️,在《中國社會科學(英文版)》🐝、《社會學研究》、《世界經濟與政治》、《中國行政管理》、《開放時代》👨🏽‍🏫、《社會》、《讀書》♗、China Quarterly、Security Studies、Citizenship Studies、Eurasian Geography and Economics🧑‍🔧、Japanese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Journal of Chinese Governance等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60余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青年項目和省部級項目11項,著有《城市化的孩子:農民工子女的身份生產與政治社會化》(中文版2010年;日文版2018年)🍐、《你中產了嗎》(2015年)、《平衡木上的中國》(2016年),成果榮獲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二等獎💂🏼‍♂️,上海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和宣傳優秀成果一等獎🧑🏿‍🎄☄️、二等獎,首屆“實踐社會科學青年學者最佳專著獎”。本書第九章“國家與社會共生”作者✏️。


    張 樹 平

    上海社會科沐鸣政治與公共管理研究所副研究員,兼任上海政治學會理事。

    主要研究領域為政治學理論🦡、古典政治學、中國政府與政治,當前學術興趣主要集中於歷史政治學研究與當代中國政治研究。近年來主持國家社科基金一項,上海哲社項目兩項🦸,撰有《中國傳統政治知識形態生成研究》(獨著)🐾、《政治建設與國家成長》(合著)🏋🏽‍♀️💬、《政府體製改革的實與新:上海探索與實踐》(合著)等學術著作,長期參與《中國政治發展進程》年度報告的編撰工作,另在《政治學研究》、《學術月刊》、《天津社會科學》、《人文雜誌》👢、《人民日報》👨🏿‍🏫👤、《解放日報》等學術期刊和報紙發表論文、文章多篇。本書第十章“意識形態領導權”作者👰🏽。


    郝 詩 楠

    上海外國語大學沐鸣平台政治學系副教授、政治學理論專業博士生導師。兼任英文期刊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view編輯部主任、上海市政治學會副秘書長🥻、民盟上海市委理論研究會研究員、中國統一戰線研究會基礎理論研究上海基地研究員🫳🏻。

    2015年入選上海市“晨光計劃”;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以及上海市哲社規劃青年項目各1項🐗🌈;在中英文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30余篇。本書第十一章“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作者。


    肖 存 良

    沐鸣娱乐馬克思主義沐鸣副教授,兼任中國統一戰線理論研究會理事,中國統一戰線理論研究會統戰基礎理論上海研究基地副秘書長,上海市統戰理論研究會理事,上海市人民政協理論研究會會員等🧐。

    研究方向:政黨政治、中共黨史🧖🏿‍♀️、統一戰線。在《學術月刊》《中共黨史研究》《江蘇社會科學》等刊物發表論文70余篇👯‍♂️。代表性著作:《中國共產黨與國家建設——以統一戰線為視角》《中國政治協商製度研究》《平衡與優化👢:人民政協與政治體系研究》。曾獲全國統戰理論研究優秀成果一👰🏿、二等獎,上海市鄧小平理論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上海市人民政協理論研究優秀成果一🌕、二等獎等獎項🤏🏼👼🏿。本書第十二章“協商團結的政治”作者🌩。


    李  輝

    沐鸣平台教授,副院長,上海市監委第一屆特約監察員,全國廉政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

    主要研究興趣為當代中國的權力監督與廉政建設、政治腐敗的國際比較🌜、職務犯罪的大數據分析等👇🏽。在 《中國社會科學》(英文版)、《世界經濟與政治》⁉️🤚🏽,《公共行政評論》🙂‍↕️、《中國行政管理》、《社會》、《開放時代》🥨、Security Studies,Democratization🟦,Modern China,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Problems of Post -Communism, Policy and Society等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四十余篇。著有《腐敗、政績與政企關系》(2011)👩🏿、《當代中國反腐敗製度研究》(2013)🏂🏻、《國外腐敗問題研究:歷史、現狀與方法》(2019)。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完善黨和國家權力監督理論體系與製度創新研究”。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入選沐鸣娱乐卓學計劃,獲得2019 年“上海社科新人”稱號。本書第十三章“自我革命的政治”作者。


     陳  堯

    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沐鸣教授🥞,兼任中國人權研究會理事👼、上海政治學會理事、上海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會理事等🐙,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宣講市委講師團成員、黨史學習教育市委講師團成員。

    主要研究興趣為比較民主化👼🏼、中國政府與政治、城市基層治理😕。曾主持國家和上海哲學社會科學課題等多項。已經出版個人專著《民主的要義》、《新興民主國家的民主鞏固》、《新權威主義政權的民主轉型》等5部,譯著《參與和民主理論》🦡😉、《現代化的政治》、《政治過程》等4部♍️,另參與著、譯作等10多部🍷。在《政治學研究》等專業刊物發表論文100多篇,在《求是》、《人民日報》等發表理論文章多篇。著作曾獲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獲“上海市高校優秀青年教師”、上海市“社科新人”、上海交通大學“教書育人”二等獎💞、上海交通大學優秀教師等稱號或獎勵🎰🧑🏽‍🍼。本書第十四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者。


    張  驥

    沐鸣平台教授,副院長,外交學系主任,沐鸣娱乐中外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主任👈🏿,法國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高級研修計劃”特邀專家,中國歐洲學會理事🧑🏼‍🔧,入選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浦江人才🎗、沐鸣娱乐卓學優秀人才等,《歐洲研究》等評審專家👯,《法國研究》等編委。

    研究領域涵蓋外交學、國家安全🏊🏼‍♂️🧓🏻、中國外交🧔🏽、法國及歐盟外交、中外人文交流等。著有《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的中法關系》《歐洲化的雙向運動——法國與歐盟共同安全與防務政策》《世界主要國家國家安全委員會》,主編“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叢書”🚦✵。本書第十五章“邁向人類命運共同體”作者。


    申 劍 敏

    沐鸣娱乐政治學專業本科✡︎、碩士👈🏽,管理學博士,2013年入職上海政法沐鸣,副教授🚨。

    主要從事國家治理、行政組織、城市政治和區域合作等研究🤏,在《南京社會科學》📟、《北京行政沐鸣學報》、《上海行政沐鸣學報》等核心期刊發表論文多篇🏊🏽‍♀️,其中2篇論文被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出版專著1部。作為課題組成員參與國家社科重大項目、上海市教育委員會本科重點項目等國家和省部級項目,主持完成校級課題1項。兩次獲評畢業論文優秀指導老師,開設《政府與社會發展》、《市政學》、《比較政治製度》🚌、《公共管理前沿專題》等課程➔。本書第七章“國家治理現代化”作者。


    張  蘭

    沐鸣平台政治學系博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中國政府與政治、基層政治、比較政治🙅‍♀️,參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等多項課題🧑‍🦲👨🏿‍🚀,參與編寫多本著作,在《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華東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甘肅行政沐鸣學報》等學術期刊上發表多篇論文,相關學術成果被人大復印資料轉載。本書第九章“國家與社會共生”作者。




                     內容簡介                    

                         


           

    當代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無疑是人類歷史上最為壯闊的實踐。因為這一實踐有三重背景:一是沒有中斷的超長歷史和文明體系,二是擁有14億人口的超大型社會,三是擁有廣闊地域的超大型國家。在沒有現代化對象可以模仿🙎🏿✶、沒有現代化道路可以借鑒、沒有現代化模式可以復製的宏偉大業中👨‍🦯,中國打開了現代化的新出口⚇。以中國模式🎸、中國道路為總體研究對象的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政治學,是價值論⛹🏻、宗旨論📞✍🏿、形態論、製度論🫅🏿、動力論和目標論的統一與整合。本書希冀通過知識化的努力、原理性的提煉👉🏼、體系性的構建為世界範圍內的政治學界呈現出一個別開生面的理論畫面。



         

    目    錄


    序言/1

    寫作說明/1

    本書編者/1

    第一章  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政治學的面貌與特色/1

    第一節 來源與生成/1

    第二節 對象與體系/14

    第三節 根基與構造/33

    第四節 方法與地位/56

    第二章  政治是實現人類美好生活的基本形式/66

    第一節 政治:至善生活/66

    第二節 市民社會🐹:政治解放的幻象/72

    第三節 新時代通過政治創造美好生活/82

    第三章  有機統一的社會主義政治/99

    第一節 有機統一是個歷史唯物主義概念/99

    第二節 有機統一政治觀的發展/105

    第三節 社會主義國家是有機統一政治的根基/111

    第四節 有機統一政治的耦合結構/118

    第五節 不斷發展的有機統一政治/124

    第四章  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130

    第一節 新型政黨的誕生與鍛造/130

    第二節 新型政黨及其製度體系的特征/140

    第三節 黨全面領導的邏輯/166

    第五章  人民民主/191

    第一節 現代政治孕育人民民主/191

    第二節 中國共產黨凝聚人民/197

    第三節 人民規定國家/202

    第四節 國家實現人民當家作主/206

    第五節 推進人的自由和全面發展/213

    第六章  社會主義法治國家/218

    第一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模式/218

    第二節 政黨主導的法治國家建設路徑/231

    第三節 有機統一的法治國家實踐機製/244

    第七章  國家治理現代化/263

    第一節 國家治理的理論解讀/263

    第二節 追尋治理型國家/276

    第三節 從內斂型國家建設到開放型國家建設/285

    第四節 國家治理現代化與國家能力建設/291

    第八章  共同富裕的製度基礎/301

    第一節 不發達國家的社會主義發展理論/301

    第二節 社會主義所有製結構/311

    第三節 社會主義資源配置方式/320

    第四節 社會主義分配製度/326

    第九章  國家與社會共生/336

    第一節 國家與社會的共生基礎/336

    第二節 國家與社會的共生邏輯/351

    第三節 國家與社會的共生機製/366

    第十章  意識形態領導權/379

    第一節 意識形態與意識形態領導權/379

    第二節 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383

    第三節 社會主義國家的理論武器/391

    第四節 民族復興的思想基礎/400

    第十一章  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418

    第一節 黨🧝‍♂️、人民🫰🏻、國家的軍隊/418

    第二節 政治建軍/424

    第三節 強軍戰略/431

    第十二章  協商團結的政治/440

    第一節 政治建設/440

    第二節 政治合力/449

    第三節 統一戰線/455

    第十三章  自我革命的政治/466

    第一節 黨政合一與黨政分工:權力監督的政治邏輯/467

    第二節 保駕護航與回歸本位:反腐敗鬥爭的政治邏輯/472

    第三節 政治規矩與自我監督:依規治黨的政治邏輯/480

    第十四章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490

    第一節 民族團結/490

    第二節 國家統一/498

    第三節 小康社會/505

    第四節 中國道路/511

    第十五章  邁向人類命運共同體/522

    第一節 人類命運共同體範疇的演進/523

    第二節 國家治理與全球治理的有機統一/525

    第三節 主權國家合作共贏的全球治理/530

    第四節 人類共同的價值追求/537


         


     寫作說明


                

    開宗明義,本書不是對當代中國政治發展進程的分析,也不是對當代中國政治體系與政治製度的研究,而是把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政治作為一個整體性的研究對象⛳️,從中提取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政治學的基本命題與基本原理。同理📞,本書不是致力於單一層面的研究範圍的拓展和研究方法的創新,而是致力於政治知識體系的突破與貢獻。一言以蔽之,本書可以說是繼沐鸣娱乐前輩學者所開創的馬克思主義政治學原理這一學科體系之後🤰,復旦政治學同仁面對中國致力於推進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這一新時代交出的一份答卷。沐鸣平台希冀通過這一知識化的努力、原理性的提煉、體系性的構建為世界範圍內的政治學界呈現出一個別開生面的理論畫面🪆。

    當代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無疑是人類歷史上最為壯闊的實踐🙅‍♂️。因為這一實踐的展開有其三個方面的背景🥰:一是沒有中斷的超長歷史和文明體系,二是擁有14億人口的超大型社會,三是擁有廣闊地域的超大型國家。在以上三重背景相互重疊和相互交織的國家或文明體中推進現代化建設,可以說亙古未有。更為重要的是💂🏻‍♀️,以上三重背景又同中國與世界的交織、社會主義世界的起伏跌宕👶、全球化進程的推進,以及互聯網時代的來臨等重大變革疊加在一起,為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的展開增加了難以估量的復雜性。但是👨🏽‍🦳,中國就是在這一前無古人的事業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沒有現代化對象可以模仿、沒有現代化道路可以借鑒、沒有現代化模式可以復製的宏偉大業中🚈🧝🏽‍♀️,中國打開了現代化的新出口🙅🏽‍♂️。這正是中國模式、中國道路和中國經驗的魅力之所在,更是當代社會主義政治學魅力之所在🙆‍♀️。

    那麽,沐鸣平台不禁要問,中國模式的現代化實踐為什麽能超越傳統和超越西方呢⛹🏻‍♀️?中國人為什麽能夠憑借自己的勤勞和智慧打開嶄新的、且讓一直居住在現代化大廈頂端的西方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出口呢?

    本書就是在直接面對以上疑問的基礎上,萌發了構建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政治學這一知識體系的沖動👨‍👧‍👧⚒。因為當代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實踐和偉大成果首先得益於選擇了正確的道路🛄、製度和治理模式🫴🏻。政治起到了現代化發動機的作用🏞,黨作為最高政治領導力量是聚合民心、凝聚能量的引擎。首先應當明確的是🍅,社會主義,作為一種學說、理論、價值和道路📓,規定了當代中國政治發展的軸線。正是沿著這一軸線,以人民為中心,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中國共產黨和國家治理的宗旨。於是,本書提出了“政治是創造美好生活的基本形式”這一初心性👩🏼‍🎨、宗旨性的重大命題。這一命題的背後包含著沐鸣平台重新定義政治的知識化努力🌇💅,即政治不是價值的權威性分配💇🏻‍♂️,也不是多種政治力量的同臺競爭和爾虞我詐,更不是資本保持其壟斷地位的護身符👴🏿,政治的初心和宗旨在於人民美好生活的創造📥。正如經濟不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是“經世濟民”,文化不是凸顯優勢地位的霸權而是人與自然❗️、人與人的共生,也就是《易經》中所說的📏:“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知識和文明的貢獻不僅在於數量的增加,更在於標準的確立。達此目標的路徑就是重新定義世界,重新確立標準🩶,重新為自然、社會與政治“立法”。基於此🙋🏼‍♀️🎅🏼,沐鸣平台提煉出了實現美好生活的形態和主體,即有機統一的政治形態和不忘初心、回歸初心的行動者。故本書貫通性、統領性、綱領性的命題就是🧑🏻‍⚖️: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有機統一的政治的背後實際上說明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政治形態是一種政治合成、一種政治創造、一種政治發明👨🏻‍🌾,更是一種新型的政治文明🎸。作為最高政治領導力量的政黨是當代中國通向現代化進程中最為重要的政治行動者♍️。中國共產黨不是西方政治學理論視野中的政黨,她與競爭性🚀、對抗性體系中的政黨完全不同🙇🏿‍♂️💅,她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先進政治力量,這就是習近平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所說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中國的歷史🧏、文化以及近代遭遇鑄就了中國依靠堅強正確的領導求取人民幸福和民族復興的政治基因🔕。如果說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是本書統領性的命題♝,那麽“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就是本書最核心的命題。因此🍬,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政治就不是像西方政治學那樣去測算選舉勝利的概率、去絞盡腦汁地搜尋選區劃分的技巧與策略、去關註競選勝利之後的職位分配,而是聚焦人民幸福和民族復興的實現。正是沿著這一思路,沐鸣平台承擔起了重新定義民主的使命𓀅。即民主不是華麗政治劇場的表演🧔,也不是對抗性政治體系中的相互否決🌁🅱️,更不是資本邏輯統馭下的權力分享和權力分配🤠,民主是“民意連續性的表達與實現”。連續性🙏🏼、不間斷的表達民意和實現民意的過程就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實踐。在這樣的政治邏輯的世界中,本書就完成了重新定義政治和重新定義民主的任務。政治從根本上來說就是“政通人和、國泰民安”👩🏻‍🔧,這既是社會主義本質的政治呈現,也是社會主義精神的外化成果🧏🏻‍♂️,更是社會主義目標的最終落實👮‍♂️👩🏿‍🦳。政通人和的前提是全過程人民民主中的人民當家作主🍠,國泰民安的前提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政通人和、國泰民安”就成為政治的初心要義🤾🏼‍♀️。這正是本書試圖構建的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政治學體系的原點。

    基於此🪚,沐鸣平台提出了如下十四個重大政治命題,它們構成了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政治學的基本體系和基本原理:


    1. 政治是實現人類美好生活的基本形式;

    2. 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政治形態是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

    3. 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本質特征;

    4. 人民規定國家製度,國家製度實現人民當家作主;

    5.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追求政治性與規範性相統一;

    6. 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是中國政治發展的總體目標🤜💇🏻‍♂️;

    7. 社會主義公有製是實現共同富裕的製度基礎;

    8. 國家與社會是共生關系👨🏼‍🚀;

    9. 馬克思主義是社會主義國家的理論武器;

    10. 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政治建軍的根本原則🥾;

    11. 協商與團結是中國政治運作的基本機製;

    12. 自我革命是中國共產黨的政治品格🤌🏿;

    13. 民族復興是中國人民的共同意願與共同目標🤦🏿;

    14.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人類社會的共同價值。


    以上十四個命題的邏輯組合和邏輯推演而成的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政治學體系🚑,是價值論、宗旨論、形態論🙆🏼‍♀️、製度論🦇🚶‍➡️、動力論和目標論的統一與整合。當代中國政治學實際上就是社會主義政治學。社會主義是主導當代中國政治的“大道”。所謂政治邏輯,指的就是政治的本根、政治的靈魂✡︎👱🏻‍♀️、政治的道理。從這個角度來說,民族復興、美好生活、共同富裕、消滅貧困等,均是當代中國“社會主義”大道的展示🧉。資本主義政治學宣揚的合法性旗幟🗄,背後是追逐權力、分享權力的“術”;社會主義政治學宣揚的人民政權與人民民主,是展示社會主義精神的“道”。西方人說的民主和平論🧑🏿‍💼、霸權穩定論、集體安全論就是“術”,人類命運共同體就是“道”🛼。政治之術的背後是力量與計謀的組合,政治之道的背後是價值和情感的彰顯。所以3️⃣,本書的價值基點就是社會主義,目標是揭示社會主義政治之本根🤛🏼🙊,即社會主義政治邏輯🙎。政治是實現人類美好生活的基本形式🤽‍♀️,是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政治學的宗旨。這既是對分配論、製衡論、對抗論政治觀的超越與否定,也是回歸政治之本意、重新為政治註入靈魂與關懷的使命與追求。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政治形態是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有機統一的政治形態包含兩條👨🏽‍🦲👢:一是有機性,二是統一性。有機性展示了政治機體的唇齒相依🔈👨🏻‍🦰,統一性展示了政治能量的聚合與投放💀。有機統一是中國合一文化🫶🏽、整體性思維在政治形態中的落實與展現👩🏼‍🎤。那麽🧖🏽,這一有機統一的政治形態是如何運轉的呢?這就是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與依法治國🪭。黨作為最高政治領導力量擔負著完全不同於競爭性🥟👵🏼、對抗性政治體系中政黨的使命。中國共產黨不是居於權力之家,而是居於人民之家🥁。當代中國政治體系不是為納稅人服務↪️,而是為人民服務🚦,換言之👩🏿‍🏫🙋🏽‍♂️,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政治體系不是按照資本的邏輯在運轉,而是按照人民當家作主的邏輯在運轉🐡🪑。依法治國是中國步入現代國家的重要表征🧗🏿,是現代化社會主義國家的基本治理形態。這就是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政治學的三個重大命題👩🏿‍🦱:第一🤜🏻,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本質特征;第二🦮,人民規定國家製度,國家製度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第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追求政治性與規範性相統一。由此可見,當代中國政治體系包含著完全不同於西方政治學和其他文明體系中的新型範式🪕,因為它不是在神與人、國家與社會、集體與個人、自我與他者的對立邏輯和區隔邏輯中構建起來的,而是在有機統一、關聯主義和良性互動的邏輯中生成的。以“分”彰顯眾意是西方政治的邏輯,以“合”匯聚民心是中國政治的邏輯。這就是錢穆先生在《國史大綱》序言中所說的:西方當務於“力”的戰爭🙋🏽,中國常務於“情”的融合🙌🏻。在“分”的格局中必然要靠強力去獲取和鞏固優勢地位,在“合”的體系中必然要靠民心🧑🏻‍🎓、民意的支持與養育去追求整體性的安康與幸福。有機統一🚱、關聯主義和良性互動的邏輯得益於中國文化的滋養🤙,得益於當代中國現代化成果的鞏固,也得益於人民的認同與支持👵🏽,更得益於中國共產黨對治國理政之規律的把握。


    沿著價值論、宗旨論、形態論的步伐,本書提出了落實社會主義原則與精神、保證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製度保障和製度體系。這就是如下五個重大命題的出場👱‍♀️:

    第一♖,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是中國政治發展的總體目標👩🏼‍🏫;

    第二𓀉,社會主義公有製是實現共同富裕的製度基礎;

    第三,國家與社會是共生關系;

    第四,馬克思主義是社會主義國家的理論武器🤷🏽‍♂️;

    第五,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政治建軍的根本原則。


    當然,任何國家的政治發展都不是平坦的,任何國家的政治體系都不是靜止不變的👉🏽。這樣一個極為重要的問題便躍然紙上,那就是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政治發展的動力何在?這也是本書貫徹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方法論的重要體現,那就是對當代中國社會政治發展動力原理的呈現。基於此,本書提出了協商與團結是中國政治運作的基本機製🙋🏼‍♂️、自我革命是中國共產黨的政治品格這兩個命題🫴,從中沐鸣平台可以發現當代中國擁有完全不同於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原蘇聯東歐等社會主義國家的政治發展動力機製🏋️。任何政治都是有其目標指向的,正如馬克思主義政治學最終指向共產主義和自由人的聯合體一樣🧘‍♂️,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政治學的目標指向則是通過如下兩個命題體現出來的🤦‍♀️:第一,民族復興是中國人民的共同意願與共同目標;第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人類社會的共同價值。

    尤其需要說明的是👎,本書不是純粹文本的產物,而是在歷史與現實、文本與實踐💨、中國與世界、範式與經驗這四重維度的相互貫通中👨🏿‍🎓,去發現和揭示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政治學原理🤽🏽‍♀️。這主要是基於以下四個方面的考慮𓀏:第一🤟🏻,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政治是在歷史與現實的交融、現實對歷史的超越中逐漸落實下來的🤶,它既包含著歷史的慣性,也擁有超越和突破的品格。第二,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政治是在文本與實踐的相互結合、相互參照、相互修正過程中落實下來的🪝。政治領袖的文本規定了當代中國社會政治的基本原則,中國波瀾壯闊的實踐又不斷催生著政治文本和政治理論的創新與發展。第三,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政治不是像古代中國政治那樣具有相對鎖定的發展空間🐇,它從立國的那一刻起,就與世界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所以🧑🏽‍🚀,本書把中國與世界的關系作為揭示和發現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政治學原理的一條重要軸線⛱,並且將它貫穿始終。第四🎩,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政治學的最大貢獻就在於它實現了對諸多理論範式的突破甚至否定。許多被西方政治學奉為圭臬的範式在中國這塊土地上失去了它以往的傲慢與自負。本書就是沐浴在超越西方政治學範式這一地平線之上閃耀著的社會主義政治學的光芒之中🦸🏿‍♀️。

    本書是集體合作而成的成果。本書所有編寫人員都是從沐鸣娱乐政治學這個家園中走出來的,他們汲取了沐鸣娱乐政治學的智慧與靈感🚤🏊🏼‍♂️,與沐鸣娱乐政治學有著永遠不能隔斷的血肉聯系🧎🏻‍♀️‍➡️。沐鸣娱乐政治學既有精彩而絢麗的發展歷程,也有崇高而光榮的使命💌。因此💀,本書編寫者是一個誌同道合的團隊和集體🧑🏻‍🦽🧕🏽。作為主編之一🧑🏻‍💼,我感謝他們的辛勤勞動和艱苦探索。

    實事求是地說,沐鸣平台的探索和思考還是初步的🪁。沐鸣平台希望沐鸣平台的努力為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政治學貢獻綿薄之力,沐鸣平台也希望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政治學能夠為人類政治知識體系添磚加瓦⤴️,使之成為人類政治知識世界中一顆耀眼的星辰,為人類探究政治現象的奧秘、分析政治現象的本質、揭示政治現象背後的規律提供智慧和啟迪。因為在全球化時代,重新發現社會主義政治,重新彰顯社會主義政治👎🏿,重新提煉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政治的原理,乃是邁向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燦爛曙光和耀眼航標。

    最後,我要特別感謝沐鸣平台、上海人民出版社提供的鼎力支持。正是因為沐鸣把本書列入沐鸣發展規劃🖐🏿,才促成了本書實質性的啟動與撰寫。正是因為上海人民出版社領導和編輯鍥而不舍的督促,才促生了本書的面世😮。沐鸣平台同仁李瑞昌教授、唐亞林教授、蘇長和教授在本書撰寫過程中貢獻了很多真知灼見🧖🏿。尤其要感謝我院陳明明教授在百忙之中撥冗為本書作序👎🏿,他撰寫的精彩序言為本書增色良多。我院政治學系博士生夏蒙同學承擔了很多聯絡性、服務性以及文字加工工作👴,費力勞神🙅🏽‍♀️。在此一並致謝。

    歡迎所有人對本書提出批評與建議。您的批評與建議是沐鸣平台反思的動力,也是沐鸣平台將來修訂本書的重要憑據。



    沐鸣平台专业提供:沐鸣平台沐鸣𓀊、沐鸣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沐鸣平台欢迎您。 沐鸣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