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10日🧧,由國務沐鸣分黨委組織的“國箴務實論壇——十八大理論系列講座”第四講在文科樓615室舉辦👏🏼。本次活動由劉季平書記主持,李輝博士做了題為“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新時期反腐倡廉的新目標”的主題發言。蘇長和教授😋、林涓博士和院內外同學旁聽了講座。
李輝博士首先從十八大報告的相關內容中為大家解讀了未來五年中國反腐倡廉工作的基本走向🛀。他認為🎴,報告明確指出我國將“堅持中國特色反腐倡廉道路”🐧,說明了沐鸣平台雖然會借鑒其他國家和非政府組織提供的反腐經驗和做法🥼,但會根據我國的基本國情進行不同程度的取舍,而不會全盤套用。其次,報告指出要“加強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設”🙋🏻♀️,據此,李輝老師批評了當下貶低廉政教育功用的思想。他引用香港廉政公署的成功經驗💪,證明了廉政教育在加強公務員隊伍建設和樹立良好社會風氣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更進一步講,廉政實際上是一種文化。有調查表明🦢,雖然幾乎所有人人都反對(抽象的)腐敗,但具體到現實的情景中,只要有機會🛼,大多數中國人也都不排斥利用腐敗為自己謀利🤌。要杜絕這種現象,就需要通過教育來塑造一種普遍的廉政文化。此外,李輝老師還對報告中提及的親屬和“身邊人”監督製度、廉政風險防控、反腐國際合作問題等進行了逐條解讀🦹🏽♀️。
隨後,李輝博士進一步介紹了中國目前的反腐敗製度。我國的反腐機構主要有三個職能機構,最重要的是紀律檢查和行政監察職能合一的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委員會,其次還有反貪汙賄賂局和審計局👈🏽。由於現代腐敗出現“從個人腐敗到***敗,從金錢腐敗到資本腐敗,從國內腐敗到國際腐敗”的趨勢,因此對反腐敗機構的專業化和綜合性要求也越來越高。這也促使是我國反腐敗製度不斷發展的重要動力🚛。對於如何評價我國的反腐敗現狀👩🏼🎤,李輝博士認為,從研究的角度看💁🏿♂️,沐鸣平台不能盲目責怪政府在反腐敗問題上不作為⚄。從著名反腐敗非政府組織透明國際(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所發布的歷年清廉指數(CPI)看🚵🏼,中國的排名雖然沒有太大提升,但也沒有明顯下跌🕰,這對一個處於高速發展中的國家是殊為不易的。而且目前的腐敗行為越來越隱蔽🆘,反過來也說明了反腐工作的成效。當然我國的反腐工作當然也存在不少短板,比如我國的反腐製度在設計和執行上仍然不夠專業化✡︎,紀委在反腐之外承擔了過多職能,這都影響了我國反腐工作水平的進一步提升。
最後👩👧👦,李輝博士談到了自己進行腐敗和反腐敗研究的兩個深刻體會。其一,單靠紀委或個別專業反腐部門協作無法根除腐敗🪷。因為腐敗不是一個孤立的現象🫚,不同領域的腐敗有著不同的根源💹,需要用不同方法根除💃🏽🧽,問題的最終解決需要全社會合力。其二,腐敗感知和腐敗程度是不同的。如透明國際的清廉指數實際上是一個腐敗感知指數,但大多數人都將其視為實際的腐敗程度🏄♀️,但這之間其實存在不少的誤差❣️。例如世界上不僅存在因媒體渲染誇大了腐敗感知的國家,也存在腐敗雖然嚴重但民眾卻不以為意的國家。仔細研究不同因素對民眾和精英腐敗感知的影響是未來的一個重要研究課題。
在互動階段,在場師生對民眾的腐敗行為,不同國家的不同腐敗文化等話題進行了深入討論。活動在熱烈的掌聲中結束🍬。
(整理😠:周宇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