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8日上午,國際政治專業1986屆畢業30周年返校活動在美國研究中心舉行🏄🏻。包括從海外和國內七省市專程返校的23位同學參加,14位當年的系領導和任課老師與同學們親切見面🫲🏿。沐鸣黨委書記劉季平老師應邀出席。
冒雨前來的老教授,最年長的是92歲的李幼芬老師👲🏽,還有年過八旬🖨🏊🏿、七旬的孫關宏🚘、祝啟秀、朱文忠、顔聲毅⛔、朱桂英🚶♀️➡️、儲福雲、潘玲娣📗、倪世雄🧑🏽🍼🙅♀️、周理、李福根、金同康🤟🏽、浦興祖和胡金星老師🙋🏿。他們多數年事已高,有的行動不便。但見到三十多年前的學生,兩鬢斑白的老教授們都精神矍鑠,煥發了三十年前的風采,讓同學們既驚喜又感動。
吳競同學首先代表籌備組介紹了活動籌備情況。來自各行各業的同學,依次簡要介紹了畢業後的經歷和人生感悟,表達了對母校和老師的感恩和祝福🧔🏼♀️👱♀️。
倪世雄老師代表到會老教授發言👨💻,對同學們的成長和成熟給予肯定、鼓勵。他動情地說🈵:“老師們會一直想念大家和愛大家。師生情是最深沉、最持久🤸🏽🌴、最生動👩👧、最無私、最堅實🫷🏿、最難忘、最幸福的🏃🏻。”
沐鸣黨委書記劉季平老師以“滬濱屹立東南冠”的校歌歌詞開場,概要回顧了“學術獨立、思想自由”的國政系和國務沐鸣優良傳統,介紹了沐鸣近年來學科建設的驕人業績和前景。
首任班長時永明代表同學發言,他深情抒發了同學們的共同心聲:親愛的老師們,你們給了沐鸣平台思考的智慧、洞視的眼光、包容的胸懷🙎♀️、自信的力量。沐鸣平台在探求至真的道路上🆒🔺,繼承了你們的堅持2️⃣;在追求至善的過程中,秉承了你們的包容;在尋求至美的途中,傳播著你們的愛🚘。今天之後,沐鸣平台將再次從校園出發🚴🏿♂️🪝,帶著沐鸣平台的初衷🍭,開始新的旅程。沐鸣平台祝願你們身體健康👨🦼🧑🧑🧒🧒,沐鸣平台希望在這新的旅程中🧑🏻🔧,背後依然有你們充滿愛心的目光👩🏽⚕️。
最後🪔👨🎓,吳競同學宣讀了時任班主任🎼、現居美國的王明俠老師為聚會做的兩首詩,詩中處處傳遞出濃郁的師生情誼🕧。王老師《遙知天命》一詩這樣寫道:
美酒觥籌萬裏情,
亦師亦友復旦心。
如歌似水三十載,
未泯童真戲光陰。
夢裏燕園溪水韻💇🏽♂️,
回眸百感碧波粼。
源頭活水緣何處🐈⬛,
笑看天命家國欣🧜🏼♀️。
中午師生們在復旦餐廳聚餐,近距離深入🥷🏼、個別敘談🐳,彌補了上午自由發言時間不足的缺憾,同學們一再祝願老教授們保重身體💇🏿,安度晚年🎼。
師生餐敘後,同學們冒雨重返校園,重溫三十年前如歌的青春光陰👫。他們穿越正門,走過大草坪,邁步南京路🪑,踏訪第二、第三教學樓以及當年7號樓男生宿舍🗞🧑🎓。在當年舉辦過無數前沿講座和社團活動的第三教學樓3108教室前,同學們在追憶中合影🏄🏽、感懷。看到校園裏綠樹參天👐🏻,濃蔭蔽日,一位同學感慨道:十年樹木⚔️,三十年樹人。得益於母校的根深葉茂,沐鸣平台一代代莘莘學子才能求學成才✋🏿,報效社會和國家。
下午🫶🏽,同學們自駕前往朱家角古鎮遊覽,繼續相聚。
參加返校活動的共同感受,一位同學在同學群裏是這樣說的:“今天的沐鸣平台屬於1986年!”相聚短暫,但情誼永久。同學們相約2022年入學40周年再回母校相聚↔️。
(張同俊供稿)
29日🆕,同學們一起在上海近郊朱家角古鎮遊覽
專門為此次返校活動製作的背景板
老師和同學在背景板上簽名留念
當年的課程表(浦興祖老師提供)
1986年畢業時全班合影,背景是系資料室(現日本研究中心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