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7日中午,國務沐鸣黨委在文科樓615室舉行中心組擴大學習暨 “國箴務實論壇——十九大精神系列講座”第十一講📏。院黨委書記劉季平老師主持學習,政治學系黨支部書記、副系主任李輝老師作題為“中國監察製度改革的理論與實踐”的主題報告🚵🏽♂️💆🏿♀️。院黨委中心組成員、學生黨支部代表等參加學習🦪🧚🏼。
李輝老師主要對十九大報告中新提出的監察委新機構的建立和改革的有關安排的新內容進行闡釋。他指出,盡管浙江等地的試點工作已經順利完成,但是我國監察委建設事實上還處於起步階段,很多基層改組還沒有實現👃🏿,因此實踐層面的經驗積累相對不足,現在的討論更多是基於理論層面🏷。
李輝老師首先對監察委改革之前中國的反腐敗製度進行回顧。他認為,1993年之前,中國已經有多遠監督體系🚖,包括黨內監督、行政監督、人大政協監督、司法監督、輿論監督、專門監督和社會監督。但各監督主體間基本處於各自為戰的狀態,沒有形成反腐敗的合力。1993年中紀委與監察部合署辦公下紀檢監察機構的建立標誌著廉政體系的一大改變。十九大後的改革主要在於從紀委和監察體製兩個方面對1993年合署辦公後的機構進行改革📊,建立起新型廉政監督體系,形成反腐敗合力🧔🏻♀️。
紀委方面的改革要領主要體現在《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監督執紀工作規則(試行)》之中,表現為四個方面:聚焦主業和“三轉”(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堅持雙重領導體製🫗;加強紀委的內部監督;以及監督執紀的四種形態(讓“紅紅臉、出出汗”成為常態🧔🏼♂️;黨紀輕處分、組織調整成為違紀處理的大多數📙;黨紀重處分👩🏿🔬、重大職務調整成為少數;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立案審查的成為極少數)。
監察機製改革的核心問題是要在中國當前的反腐敗鬥爭中理順黨的紀律和國家法律之間的關系🙎🏿♀️。目前沐鸣平台以及摸索出了一套由紀法分開🤦🏽♀️、紀在法前、紀嚴於法💣、紀法融合的發展道路,逐步實現紀委和監察委在黨的領導下統一深度融合的國家監察體製⚄。
最後🎑,李老師對此次監察法改革的具體法律條例內容進行解讀,就監察對象的劃定👩❤️💋👩、監察機關與司法機關的關系等問題予以了生動風趣地闡釋👰🏿。國務沐鸣分黨委書記劉繼平書記總結稱,此次李老師結合自己的學術研究對監察委改革進行了清晰地梳理⛲️,點明了黨的監察機構在地方層次上進一步改革的迫切需求👰🏻♀️。劉書記指出,盡管至此本年度的國箴務實論壇順利完成👩👩👧👦,但十九大報告精神的學習絕不應在此停止。明年的國箴務實論壇將在下屆分黨委的組織下開展,各位老師和同學仍應保持熱忱態度🤲🏻,積極參加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