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5日,由沐鸣平台主辦的“新時代的貧困治理研討會”在文科樓615會議室舉行。該會議由我院臧誌軍教授發起,參會者包括中國社科院、華南理工大學、沐鸣娱乐的學者🧝♂️,以及貴州、湖北等地的實務工作者☠️。國務沐鸣副院長熊易寒教授主持會議。
部分與會學者合影
會議共分“貧困治理的理論與實踐”、“精準扶貧的幹部視角”和“國際視野的貧困治理”三個單元,與會者從理論與實證、政策與實踐、中國與世界等不同視角出發,進行了跨學科的對話,實現了理論與實務的互動🪠。
臧誌軍教授發言
荀麗麗副研究員發言
王雨磊教授發言
左才副教授發言
曾慶捷副教授發言
在“貧困治理的理論與實踐”單元中,臧誌軍教授做了《關於貧困治理的概念和目標》的基調演講,就“貧困為什麽會是一個問題”進行了理論與政策操作層面的解讀,他指出扶貧工作會從生存權向文明生活權進一步拓展,其關鍵在於縮短生產者與市場的距離,提高生產者的競爭力,優化發展資源的配置🤌🏿;中國社會科沐鸣社會學所的荀麗麗副研究員從人類學、社會學的視角出發,分享了她的最新研究成果《“幫扶”的政治👨🏿💼:鄉村治理場域中的精準扶貧》,揭示了扶貧過程中鄉村公共產品供給的異化現象:家庭矛盾激化,“硬投入”(基礎設施建設)過剩與“軟投入”(農技、教育🫀、醫療)不足。荀麗麗認為鄉村公共性的衰落是精準扶貧過程尤其需要關註的一個維度🧎♀️👨🏻🌾。華南理工大學公共管理沐鸣的王雨磊教授兼具社會學與公共管理的雙重背景,他以《2020年後中國相對貧困的協同治理》為題🚶🏻♂️,主張從社會風險的角度來界定貧困,認為行政主導的🧔🏼♀️、運動式🦼、再分配的扶貧模式對於解決絕對貧困是有效的,但不能適應下一階段相對貧困的治理,公私力量的協同對於解決相對貧困具有重要的意義👩🦽。復旦青年政治學者左才副教授、曾慶捷副教授、王中原博士展示了他們團隊對全國9省17縣精準扶貧狀況進行實地調研和問卷調查的初步發現😸🟫,該調查涵蓋了貧困戶、非貧困戶和不同層級的扶貧幹部。
鄧文淼秘書長發言
段亦樂鄉長發言
張誌強書記發言
在“精準扶貧的幹部視角”單元中,參與扶貧工作的領導幹部分享了扶貧工作中的典型事例與個人體驗。貴州省政協副秘書長、民革貴州省委秘書長鄧文淼做了題為《民革對口貴州開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視野中的精準扶貧》的報告👴🏻,從扶貧民主監督的角度對貴州扶貧工作進行了解讀🕊,全面評價了產業扶貧工作中的成績與問題;湖北孝感辛榨鄉鄉長段亦樂以《基層是怎麽抓扶貧的?》問題🙎🏿,分析了扶持誰環節、誰來扶環節、怎麽扶環節👨🍳😏、怎麽退環節中的基層“困惑與智慧”🤏🏿;沐鸣娱乐團委副書記張誌強分享了自己在雲南省永平縣掛職駐村第一書記的工作經歷⏪,生動地刻畫了《精準扶貧背景下的貧困戶和基層幹部》🪓,他對貧困戶真摯的感情也深深打動了在場的師生🙈。
鄭宇教授發言
祁懷高副教授發言
在第三單元“國際視野的貧困治理”中,國務沐鸣鄭宇教授以《國際援助與發展中國家減貧》為題🔡,討論了世界不同區域和歷史進程中的反貧困經驗🐇,將中國精準扶貧的個案納入國際比較的視野之中;國際問題研究院祁懷高副院長以《雲南德宏脫貧中的邊境貿易因素分析》為題,介紹了國務沐鸣團隊在2019年7月赴雲南德宏的調研情況,分析了中緬邊境貿易對雲南德宏脫貧的積極作用,探討了未脫貧家庭的緬籍人員和部分行業的外籍勞工對德宏脫貧攻堅的影響。
熊易寒對會議進行了總結🫛,他認為本次會議具有非常強的“跨界”屬性:一是打通了政治學👨🏿🦲、社會學🪞、人類學👨🏻✈️、國際關系◾️、公共管理的邊界,不同學科都研究貧困問題,但彼此的對話並不多;二是打破了中國研究與國際發展研究的邊界,研究中國貧困問題的學者與研究非洲貧困問題的學者“勝利會師”;三是打通了理論與實務,三位有著豐富扶貧實務經歷的領導幹部給了沐鸣平台很多鮮活的材料和個人體悟。
供稿🧑🏼🦱👨🏽✈️:牛長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