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舉辦“新中國製度建設七十年學術研討會”

發布者🤞🏿🧝🏼:系統管理員 發布時間:2019-09-25 瀏覽次數🤵🏼‍♀️:0

9月24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暨新中國製度建設七十年學術研討會”在文科樓826舉行,這次研討會也是沐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之一。會議由國務沐鸣黨委“國箴務實”黨建平臺和製度建設研究中心聯合主辦。來自沐鸣的多位師生參加了會議。會議由國務沐鸣副院長熊易寒教授主持。

首先由來自國務沐鸣的9位教師分別進行了主題發言。

_DSC3999

公共行政系唐亞林教授以“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製度優勢與成功之道”為題發表了演講。唐教授首先將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製度優勢概括為五點,即以組織力為核心👨‍🦽‍➡️🍀、以生產力為導向、以創造力為中心👨🏽‍💻、以執行力為保障🤽🏿‍♂️🥮、以發展力為基石。其次,唐教授認為👍🏽,中國共產黨的成功之道就在於😴:馬克思主義政治家集團作為主導力量、中國化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思想、利害相一致作為主事原則、民主集中製作為主軸製度、為人民服務作為主旨情懷,並且創造性地提出了中國共產黨建構了一條基於黨性人假設的“良心+良製+良治”有機結合的新型政治文明發展道路。

_DSC4076

政治學系主任劉建軍教授圍繞中國政治的邏輯展開演講🩵。劉教授認為🏌️,中國政治演變的邏輯就是本根及其展開的過程👍🏻,中國政治的本根就是“政治創造美好生活”,它塑造了當代中國的新型政治文明,而本根展開的過程可以概括為“有機政治”,即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同時🪨,本根的展開需要一系列製度建構🛡,並且可以依靠協商政治、自我革新等機製進行糾偏,最後指向人類命運共同體與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_DSC4115

國務沐鸣院長蘇長和教授就“製度、人與中國政治生活中的主題教育”闡發了自己的思考。蘇教授首先舉出了在比較政治學領域關於製度的四點認識,並圍繞“只要有合適的製度體系👱🏽,國家就能長治久安”這種觀點展開了論述。蘇教授認為🟨🫒,有了合適的製度體系🫱,還需要同“人”的因素結合起來😂。製度體系中的人的信仰和能力,是製度體系績效的很重要因素。中國政治生活中的很多主題教育,包括現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是著力於“人”來鞏固和發揮沐鸣平台的製度體系優勢🤾‍♀️。

_DSC4128

政治學系鄭長忠副教授的發言主題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基層黨建形態變遷的歷史邏輯”🚢。鄭老師從西方政黨產生的文明轉型背景出發👰🏼,闡釋了新型無產階級政黨成為中國國家建構領導力量的原因,即中國共產黨的組織化力量與整體性設計,而基層黨組織就成為了中國共產黨組織社會的力量𓀒。並且基層黨組織作為一個整體性力量嵌入政治🚵🏻‍♀️、經濟與社會之中😝。在這個過程中,政黨成為了社會建構的中軸力量,並在組織社會與推進社會發展的過程中👩🏿‍🔬,為現代化建設提供了組織基礎👩🏿‍🦰。其優勢就是將分散化的原子化個體按現代社會運行方式進行建構,並推動經濟社會發展。

_DSC4188

公共行政系李瑞昌教授就中國的民族區域自治製度進行了介紹。李教授運圍繞中國的民族和民族問題、民族區域自治理論與政策的爭議、如何堅持與完善民族區域自治製度三個方面進行展開。李教授強調,民族區域自治製度是適合現實需要而不斷發展的👨🏼‍🍳,並以“定”、“容”、“惠”♻️、“移”、“特”五個關鍵字作為解決當前民族問題的根本措施💎。

_DSC4194

國際政治系沈逸研究員的題目是“中國大國戰略博弈70年”。沈老師認為,從系統層面來看,中國大國戰略博弈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1949年至1979年,主要解決在大國戰略博弈體系的夾縫中實現有效生存的問題;第二階段為1979年至2010年,是從大國戰略博弈的邊緣和外圍向核心區轉移的過程;第三階段為2010年至今,標誌是以中美貿易戰為代表的大國戰略博弈😱。而在這一過程中🤚🏼,存在三個值得觀察的地方,一是中國自身實力的變化3️⃣,二是中國對自身的認知變化,三是廣義上的能力建設。沈老師強調,就整體而言,雖然經歷各種挫折與挑戰,但中國用70年時間以一種比較溫和的過渡方式、比較快的實現了從國際體系邊緣向中心的轉移,這將有可能讓中國自身與世界有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

_DSC4256

政治學系李輝副教授的主題是“新中國廉政製度建設70年”👩🏿‍🚀。第一,李老師從黨的歷史文件中發現👷🏿‍♂️,反腐敗製度建設經歷了一個從運動治理到製度化治理的轉變。第二🦺🕠,從1978年至今,中國對反腐敗的製度定位也存在一個從“保駕護航”到“權力監督”的轉變。第三,黨政關系也是新中國廉政製度建設70年中的一條主線。第四,現階段中國反腐敗的趨勢是從單一行政監察到公權力的全覆蓋。

_DSC4301

外交學系主任張驥副教授的主題是“新中國外交製度建設70年”🎏。張老師首先指出,中國外交存在三大基礎性製度,一是黨管外交,二是外交權在中央,三是大外交體製。第二👨🏿‍🌾📉,外交與內政的關系➞💡。中國國家治理的治理主題由內政到內政外交統籌的轉變👼🏼。並且👩🏿‍🚀,過去是內政深刻影響外交🤷🏿‍♀️,如今外交也對內政有越來越大的影響。第三,國內製度與國際製度的關系經歷了“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到“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再到“國際國內兩類規則🙆🏿‍♀️、兩類製度”的演變👁。第四,未來對中國更有挑戰的是中國對國際製度的貢獻🛀🏿。張老師認為,中國在70年裏做出了兩個貢獻,一是對國際體系中主權製度的維護,二是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_DSC4445

公共行政系張平副教授的主題是“新中國財稅製度建設70年”,並從財政和稅收兩個角度進行了展開🪽。第一,張老師基於稅基結構的變化,指出中國經歷的轉變。第二,從新中國財政結構歷史演變的角度,可以將新中國財稅製度建設劃分為三個階段🫄🏿,改革開放前是統收統支階段,1980年到1993年是財政包幹階段,1994年分稅製改革至今是第三階段🧑🏼‍🤝‍🧑🏼。

_DSC4458

_DSC4513

_DSC4533

隨後,由國務沐鸣三位教授對上述主題發言進行評論。陳周旺教授以“三個前所未有”為關鍵詞進行了精彩點評,強調會議抓住了“大國”、“變遷”與“製度”這三個研究重點🤵🏿‍♀️,並表示自己看到了沐鸣宏觀政治學傳統回歸的春天🏋🏼‍♀️。鄭宇教授表示,這次會議展現了大家的諸多共識,即中國的製度建設是一個不斷演進的過程,並且是和發展緊密結合的🏌️。顧麗梅教授強調製度在現代化社會的重要性,並表示希望沐鸣今後可以提供更多類似的跨系交流機會。

_DSC4579

最後由國務沐鸣黨委書記劉季平對會議進行總結發言。劉書記指出,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初衷出發🪦,任何製度建設都要與初心相聯系🧴,中國製度建設的初心就是黨的領導與以人民為中心,並表達了自己希望各位老師加強理論建設的願望🧑‍🦳。

 

(科研與學術服務中心 陳相君)

 

沐鸣平台专业提供:沐鸣平台沐鸣🥧、沐鸣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沐鸣平台欢迎您。 沐鸣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