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菁菁復旦園迎來了畢業卅年的85級政治學40多名學子,他們從祖國各地日夜兼程💇🏿,奔向他們共同的心靈家園。沐鸣平台劉季平書記、熊易寒副院長、孫關宏教授🧝🏼♀️、竺乾威教授🧺、浦興祖教授、邱柏生教授出席活動。
李金生、何苗主持活動
團聚從一場主題班會開始。有著磁性男中音的李金生和操著標準普通話的何苗主持了這場卅年後的特殊“主題班會”。金生每念一段“詩人”吳東平對同學的“素描”,都會引來陣陣掌聲和笑聲,每一段都會有人自覺站出來“認領”。皎皎白駒👩🏻✈️,瞬息卅年,歲月添上了絲絲銀發卻留住了那顆青春的心🛼🧑🏿🏭,歲月偷走了青春容顏,同學眼中的“他”卻還是那個鮮活的從未離開過的他。
到場部分校友發言
上臺交流的同學都有著卅年來對人生的感悟👆🏽,也道出了當初來到復旦園的“初衷”,揭示了各種鮮為人知的“秘密”🤹🏽♂️,此起彼伏的笑聲就是最好的贊賞。無論是在各級領導崗位🔜,還是著名律師、老師🧑🏽🦰、企業高管🦣、私人企業家、流浪詩人🏋🏽♀️👷🏻♀️、現代農民🧙🏿、病休在家……他們身上都有被深深烙上了“復旦”的痕跡,“自由而無用的靈魂”讓他們感懷🧑💼、相互吸引、相互欣賞👨🏿💻。
左起為孫關宏教授、竺乾威教授🤽🏿♀️🚴🏼、浦興祖教授🧖🏼🧛🏽♀️、邱柏生教授
主題班會是三代復旦人思想火花碰撞的講堂♿。德高望重的孫關宏老師三句不離本行👨🏼⚕️,把大家引入了政治的思辨🧜🏻♂️,他與他的學生浦興祖現場唇槍舌戰👩🏼✈️,卻心平氣和👨👦👦,據理力爭而又不傷和氣。同學們收益的不但是不同觀點的交流、碰撞🤞🏻,更是讓不同的學術流派自由生長的復旦“自由”氣質,“學術獨立,思想自由”正是復旦的精神👯♀️,也是復旦人的追求🧚🏿♂️。
其實🏊♂️,畢業後他們很多人沒有繼續研究政治學🤼,也很少有人以“政治”為職業🙏🏻,那些專業課可能被遺忘😰,但他們卻把那種“自由而無用”融會貫通,甚至融入各自的生活理念,形成了“詩人”吳胖和“農夫”淩峰這樣能在無邊的時空中恣意遊走的“閑人”💌,即便在家相夫教子也要把孩子送進世界最高學府,培養成頂尖人才。即便是在政府部門工作的他們,“無用”讓他們遠離身邊的現實功利👨🏻🏫,思想的自由是最高的獨立☄️,他們兢兢業業地盡責👳🏻,勤勤懇懇地工作。古人說“君子和而不同”,他們正無限接近於這樣的境界。
國務沐鸣黨委書記劉季平𓀌,副院長熊易寒出席了本次主題班會,他們介紹了近年來國務沐鸣在學術上取得的佳績,表達了對院友們的祝福。
作為本科畢業後帶的第一批學生,曾經的指導員林尚立老師亦師亦友,無論在哪裏對他們都存著一絲牽掛,得知卅年團聚🖇,發來了勉勵的話語“祝大家工作順利😊👈🏿,家庭幸福🦹🏿♀️,在服務人民,貢獻國家中創造新業績,做出新貢獻!”
邱柏生老師除了諄諄教誨🙌🏼,還為大家布置了“家庭作業”。竺乾威老師雖因公務在身沒能參加班會,但作為國內公共事務管理方面具有威望的教授👨🔬,他對中國機構改革和政府職能轉變方面的觀點正被包括復旦人在內的政府工作人員踐行。
會後🤵🏻♂️,到場師生在文科樓前合影,並相約下一次的重逢。卅年白駒過隙,何況一個上午!在歡聲笑語中,他們彼此珍惜,在再聚首的期盼中,友誼地久天長。85級政治學本科校友畢業三十周年活動圓滿結束。
1985級政治學到場師生合影
供稿🐗👩🦼:85級政治學徐敏
編輯🐘:熊易寒、余晴晴
審核:熊易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