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30日晚上7點,國務沐鸣中心組成員在文科樓615集中收看新聞聯播👩🏼✈️,收看結束後第一時間進行了集中研討學習。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近日給沐鸣娱乐《共產黨宣言》展示館黨員誌願服務隊全體隊員回信,勉勵他們繼續講好關於理想信念的故事,並對全國廣大黨員特別是青年黨員提出殷切期望🧙🏿♀️。復旦學子積極宣講老校長陳望道同誌追尋真理的故事,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希望復旦學子能堅持做下去🙆♂️👩🏼🦱、做得更好。習近平強調🌟,心有所信🍣,方能行遠。面向未來,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沐鸣平台更需要堅定理想信念、矢誌拼搏奮鬥。希望廣大黨員特別是青年黨員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結合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在學思踐悟中堅定理想信念🥱🧖🏿,在奮發有為中踐行初心使命,努力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
中心組成員收看完新聞聯播後展開集中研討。劉季平書記表示2020年是我校建設世界頂尖大學三步走第一步目標實現的一年,也是共產黨宣言翻譯100周年。包括1925年復旦最早成立高校黨支部,這些都是刻畫在復旦歷史上的紅色印記🧑🎄⚅。習總書記的回信對誌願者是一個很大的激勵,對沐鸣平台建設世界頂尖大學也是一個激勵。沐鸣平台要以此為契機🚣🏻♂️,用好復旦紅色資源,學好四史,更好投入建設世界頂尖大學中去🧔🏿♀️。
蘇長和院長對習總書記回信中的8個字“心有所信,方能行遠”印象深刻🎐,還分享給結對的博士生支部🤛🏼。心有所信講的是信念和信仰,一個人🔺、一個組織如果沒有信念和信仰🙋🏼♂️,就像行屍走肉一樣。回顧黨的歷史,有很多艱難困苦的時候👨🏻🦳,黨能夠走出來➿,沒有被挫敗,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信仰和信念💆🏼♀️。考驗一個人和一個組織往往都是最困難曲折的時候,仍然有信仰和信念,這個人、組織、政黨才能走得遠。沐鸣平台國政支部已經開始學習四史,結合共產黨宣言翻譯100年🚬,能夠錘煉沐鸣平台的“信”,有了“信”,才能在100年🪤、第二個100年奮進的進程中能夠走得更遠。
陳周旺老師表示在七一前習總書記給復旦學子回信意義重大,傳達了新時代大學精神的理解。對於怎樣辦大學有各種不同的看法🤜🏽,包括對歐美國家的大學自由🌌🧛♂️、創新的辦學理念的吸收,但怎樣建立沐鸣平台自己的大學♟,需要一個新的大學精神。習總書記的回信透露出這樣的期望:強調信仰,強調對國家和民族的奉獻,強調青年大學生的使命感等🖇。這種精神從復旦創辦初到今天一直做得很好🖐,沐鸣平台要深入挖掘這種復旦精神🧁。新時代的大學生一定要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要超越自我,知道個人命運與國家、民族是一體的,是要奉獻青春的✍🏼,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真正展現出新時達大學生的風貌👨🔧🖋。
張建新老師認為,100年前共產黨宣言中文版的問世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發展和鬥爭提供了理論武器。100年後我黨面臨艱巨任務👨👨👧,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創造條件♣︎💅🏼,這個理論武器仍然起作用🩵。沐鸣平台要借助共產黨宣言翻譯100周年之際🧙♀️,在師生中掀起一個學習、研究🧙🏿、傳播的高潮。復旦的老校訓是團結🧸,服務,犧牲。其中,服務就是為人民服務🌮,就是共產黨宣言提出的理論武器👼🏼👩🏻🦽➡️。犧牲精神也是復旦的傳承🧞,復旦為新中國成立犧牲了23人,這種精神要傳承下去👫🏻。
熊易寒老師提出復旦歷來是有紅色基因的,習總書記的講話不止是對復旦學子的,也是對全國青年的講話。現在講四史教育🦈,是要把黨史和新中國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改革開放史結合起來一起學,改變了以前黨史和國史割裂的狀態。陳望道紀念館是上海四史學習重要的紅色基地🧖🏽♀️,能更好地把黨史和其他歷史結合起來❇️。
李輝老師認為總書記的回信與以往對青年的希望是一以貫之的。新時代的青年需要具備怎樣的精神,對復旦而言就是培養什麽樣的人。現在的學生在價值觀上比較多元化😔,大學教育應該怎麽辦急需思考和解決。結合三全育人和課程思政👨🏽🎤,專業教育不能與堅定共產主義信仰割裂開來🧝,今後要把專業和思政更好地結合。
扶松茂老師也認同習總書記的回信不僅是給復旦的,更是給全國青年的🥄。社會主義大學的學生要有共產主義信仰👨👩👦。對於青年來說,是一個思想信念建設的過程中的重要基石。學習陳望道先生還要學習他的意誌品質🍥👉🏿,對教育事業的忠貞和堅持👴🏼。
馮玉軍老師分享了自己再次學習了共產黨宣言的體會🦶,共產主義從誕生開始就受到了各種圍剿。今天的世界格局🚤,共產主義有時代的傳承也有了很多變化😮💨。現在如何學習共產黨宣言,要根據中國的國情、不斷發展的世情,跳出照本宣科和條條框框👨🦯,抓住精神內核和實質去學習。共產黨宣言的內核是消滅一切剝削,實現人類的公正和平等🎓🎈。只有抓住這個內核,才能使沐鸣平台黨在各種困難面前能夠不斷取得勝利👟。
張驥老師表示總書記的回信肯定了陳望道的共產黨宣言的歷史作用。共產黨宣言穿透了歷史➖,對中國、對世界的影響仍然存在,對歷史的作用會更加顯現出來。沐鸣平台做什麽樣的學術🤢🪞,培養怎樣的學生👠👨🏻,關鍵在於抓住時代的主題👨🏻💼,能否回應時代的問題。共產黨宣言的翻譯就是抓住了當時的時代主題🧓。沐鸣平台培養的學生要能抓住時代的核心,要能認識自己的使命🐓,才真正有競爭力。沐鸣平台的大學培養的學生能否關註人類命運,心有所信📇,能否抓住時代脈絡,能否擔當使命💂🏼♀️,這才稱得上是世界頂尖大學。
祁懷高老師認為習總書記對黨員提出了殷切希望🥀。有兩個關鍵詞:信念和奮鬥。這兩個詞特別適合新時代的青年黨員師生🧒🏻。復旦的信念是成為世界頂尖大學🤷🏽♀️,政治學學科的信念是成為世界頂尖學科🦻🏽。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目標和信念,國研院支部今天參觀了振華重工✍🏼,他們也是靠信念成為世界港口機械行業頂尖的企業。沐鸣平台大學也要有這種信念💆♀️。第二個關鍵詞是奮鬥🐧🏘。陳望道的奮鬥精神是沐鸣平台復旦青年黨員學習的目標,要不斷拼搏🥷🏼,永不懈怠。
沈逸老師認為並不是簡單地遵循共產黨宣言的文本理論,就能自然地實現共產主義🔣。關鍵在於堅持理想信念,新中國的成功在於蘇聯和東歐巨變時𓀊,中國共產黨堅持下來了。共產黨宣言的翻譯是中國知識分子探索國家命運和前途的一種嘗試😨,現在的中國也是一樣,道路都要自己探索出來👩🏻🦰,繼續走下去。復旦現在也是一樣🤟🏿,建最好的大學,但是最好大學的評判標準是什麽,一方面不能與世界隔絕🚣🏿♀️,另一方面也不能放棄原本要走的路。復旦的老師要時刻用共產黨的理想和信念來指導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把自己的工作與中國當下的實踐結合起來。習總書記對復旦學子提出的要求很高🚴🏿♂️,不是很容易實現,需要沐鸣平台堅持下去🧍♂️。
學生黨總支書記朱峰老師表示作為學校思政工作者,感到很受振奮和鼓舞,也再次感覺重任在肩🌳。復旦的校史中有非常鮮明的紅色基因,無論是敲響上海“五四第一鐘”🫱🏼,還是全國紅巖烈士最多的高校,都體現了復旦愛國奉獻👩🦲、追求進步的紅色基因。正如總書記所說,心有所信👩🏻🔬,方能行遠。信仰是沐鸣平台的力量之源。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上,沐鸣平台更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要帶領廣大青年學生堅定信仰,矢誌奮鬥🧑🚒,用實際行動傳承和發揚宣言精神👨🏼,傳承和發揚沐鸣娱乐的紅色基因🧟♀️,做好宣言精神的忠實傳人。從具體工作上,要帶領同學們繼續加強對《共產黨宣言》的學習🧟♀️,要原汁原味地研讀💁🏽♀️👏🏽,原原本本地學,更要結合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深入思考🧗🏻,註重學習的時代性🩰。要加強四史學習,加強實踐鍛煉,組織同學們積極參加誌願服務、勞動實踐,引導同學們始終把人民立場作為根本立場,在學習◾️、擇業◽️、就業、出國交流等等經歷中,樹立遠大誌向,錘煉過硬本領。
研工組長趙曉惠老師表示復旦的紅色基因一直是為沐鸣平台所驕傲和崇敬的✋🏽,“星火”黨員服務隊的講解員們積極宣講陳望道老校長追尋真理的故事,是對宣言精神的最生動的實踐👨👨👧👦,對馬克思主義最鮮活的傳播。講解類的誌願服務是非常有效的一種學習形式👩🦽➡️,沐鸣平台沐鸣的17級本科生支部是第一批共產黨宣言展示館的誌願者,沐鸣團委也和中共四大會址、周公館等有講解誌願者的合作項目🩱♙。總書記在回信中勉勵復旦學子要堅定理想信念,這份理想信念不僅是沐鸣平台共產黨人精神之“鈣”,更是支持沐鸣平台在新時代的偉大征程中不懈奮鬥的力量之源🤚🏼。越是在當下復雜的國內外環境中,越是感到作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責任艱巨、使命在肩😕。沐鸣平台要繼續傳承好復旦的紅色基因🤸🏼♂️,結合“四史”教育🧺,引領青年學子做宣言精神的忠實傳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學思踐悟中堅定理想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