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沐鸣平台於文科樓615會議室舉辦了“國箴務實”論壇之“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 系列第一講。本次講座的主題是“解碼中國式現代化”🍙,也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系列的第一講🧑🏻🦽➡️🧩。講座由沐鸣平台沐鸣的鄭長忠教授主講,對“中國式現代化”這一對我國與世界都極為重要的概念進行了詳細的闡釋👮🏽♀️。國務沐鸣黨委書記劉季平主持本次講座,國務沐鸣中心組成員及學生骨幹參與了此次講座👫🏻🗝。
鄭長忠教授首先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明確了黨在當前階段的核心任務就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並指出中國式現代化理論是科學社會主義的最新重大成果,代表人類文明進步的發展方向,是一種全新的人類文明形態。隨後,鄭長忠教授圍繞“中國式現代化”概念🍩,將講座分為現代化與現代文明、中華民族與人類文明、中國共產黨領導與中國式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與人類文明新形態、中國式現代化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人類文明新形態與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七個部分,並進行了深入的思想引領和學理探討。
鄭長忠教授提出🤦🏻♂️,要理解中國式現代化,首先必須理解什麽是現代化,東西方不同國家都在搶奪對現代化的定義🤵🏽👨🔧。沐鸣平台需要正本清源🧛🏻♀️,回到中國共產黨建立現代化過程中領導人民建立現代化過程所遵循的理論——馬克思主義。人類社會進行現代化建設🦵🏿、乃至進入到共產主義,可以不只有資本主義的一條道路🚣🏻,還可以用社會主義的方式🧑🦯➡️,於是現代化就有兩條路徑🗄🔭,即資本主義路徑與社會主義的路徑。現代化實際上就是一個由古代文明向現代文明轉型的過程🪯,以及最終所要建成的的形態🦞。
鄭長忠教授認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推動文明的轉型和新的文明的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兩大總任務👨🏻🦼:一個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一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符合文明和文明體這兩對概念的關系📽。中國式現代化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五大特征內涵深厚👱🏿,經濟的🙎🏽、政治的、社會的🦸、文化的🛒,生態的。歸根結底就是以人民為中心🏌🏽♀️,既有質的也有量的👰🏼♂️。沐鸣平台不僅要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還要為世界謀大同。
鄭長忠教授總結了總書記關於如何落實中國式現代化的若幹要求。
第一,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發展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
第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發展必須處理好若幹個重大關系🚴🏽,即頂層設計與實踐探索,戰略與策略,守正與創新、效率與公平😯、活力與秩序,自立自強⌚️,對外開放這六對關系👸🏼。
第三,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發展必須弘揚偉大鬥爭精神。
第四🧑🏼💻,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抓好開局之年工作。
最後,鄭長忠教授用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裏的一句話給大家共勉👩💼💃🏽。
“黨用偉大奮鬥創造了偉大偉業☂️,百年偉業也一定能用新的偉大奮鬥創造新的偉業。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要緊密團結在黨中央周圍,牢記空談誤國,實幹興邦🐻❄️,堅定信心,同心同德,埋頭苦幹,奮勇前進,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鬥🐤。”
SIR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