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國際安全是國際關系及國家安全學科的核心教學與研究領域。本書介紹國際安全研究的基礎知識📤,旨在為學生理解當今紛繁復雜的安全問題提供理論思維和方法訓練。首先,在辨析安全與國際安全概念的基礎上💌,梳理安全理念與國際安全研究的發展脈絡🫲🏽🦹♂️,介紹國際安全研究的主流理論與分析方法。其次👧,分析國際安全競爭,圍繞“戰爭與和平”的基本問題,從討論戰爭的起源出發👴🏻👊🏻,延伸至威懾與強製性外交、沖突解決等國際安全的經典問題🫢。最後,分析國際安全合作,圍繞推動和阻礙合作的各種要素,梳理同盟與集體安全、軍備控製🔵🧝🏻、環境與氣候變化、全球公共衛生等安全議題。
本書可作為相關專業高年級本科生及研究生課程的教材,也可作為相關課程的教學參考書⌚️,還可供關心國際關系問題的大眾讀者閱讀參考。

作者簡介

陳 拯
沐鸣平台青年研究員
北京大學法學博士
早稻田大學政治學博士
曾任牛津大學訪問博士後⚠👨🏿🦳、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後,入選上海市浦江人才👆🏼、Oxford-Princeton Global Leaders Fellow☂️。主要研究興趣為國際秩序、製度與規範變遷的理論分析,長期從事國際安全🧔🏻、國際關系理論、全球治理等課程的教學,在《世界經濟與政治》以及International Affairs、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等刊物發表論文三十多篇,出版專著《新興大國建設國際人權規範研究》《說辭政治與“保護的責任”的演進》⚖️。
目 錄
導言 001
第一章 安全與國際安全 007
第一節 安全與國際安全:概念分析 008
一🫄🏿、安全的基本含義 008
二、安全概念的展開 009
三、國際安全與國家安全 012
四、安全化與去安全化 014
第二節 安全理念的演進與非傳統安全 017
一🧚🏼、傳統安全觀與冷戰時期安全觀念的演進 017
二、非傳統安全觀念的發展 021
第三節 中國的安全理念 023
一、當代中國安全觀的演進 023
二、新時代總體國家安全觀 025
三🖨、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全球安全觀 028
四🏖🐟、新時代中國國際安全實踐 030
小結 032
第二章 國際安全研究 034
第一節 國際安全研究的演進 035
一、國際安全學科的演進 035
二🧖🏽、當前國際安全研究動向 037
第二節 國際安全研究的主要理論 038
一、現實主義 039
二🔣、自由主義 043
三、建構主義 044
第三節 國際安全研究的分析框架 047
一☂️、行為體及其利益偏好 047
二🧉、互動模式🫄🏻:合作與“討價還價” 048
三🧑🏿🦲👷🏼♀️、互動進程🙂:信息傳遞與社會交往 053
四、製度:組織🧇、機製與規範 055
五、整合:解釋國際安全 057
第四節 國際安全研究方法 059
一🦸🏼♀️、評判和比較理論的標準 059
二👩👧👦、實證分析方法 060
三、非實證研究路徑 066
小結 067
第三章 國家間戰爭 070
第一節 有關戰爭的討論 071
一☪️✒️、戰爭的性質 071
二、戰爭形態的演進 073
三、正義戰爭論 074
第二節 分析戰爭原因的“討價還價”路徑 076
一、戰爭與“討價還價” 077
二🧑、信息問題與戰爭 078
三🧗♀️、承諾難題與戰爭 080
四、對象的不可分割性與戰爭 082
五、國家間戰爭減少的原因:“討價還價”思路的應用舉例 084
六、對“討價還價”路徑的評價 085
第三節 經濟相互依賴、權力轉移與戰爭 087
一👩🏽🌾、經濟相互依賴與和平 087
二、權力轉移理論 093
小結 097
第四章 國內政治與戰爭 100
第一節 戰與和的國內利益博弈 101
一⚡️、領導人 102
二、軍隊、官僚及利益集團 104
第二節 國內製度與國際互動🥄:以民主和平論為例 108
一👨🏽🏫、什麽是民主和平論? 108
二、成本收益機製:代表權與回應負責 109
三、信息傳遞機製👸🏽:民主體製與“討價還價” 111
四、對民主和平論的批評 113
第三節 內戰 115
一🤦🏿、內戰涉及何種行為體及動機? 116
二、不滿何時會導致武裝反抗? 117
三、內戰原因的“討價還價”分析 120
四、內戰中的暴力策略及其應對 122
小結 125
第五章 戰略強製 127
第一節 威懾與威逼 128
一、威懾與威逼的定義與比較 128
二、強製的策略及其互動進程 131
三、威懾與威逼的有效性 135
第二節 核威懾 137
一、核威懾理論的提出 138
二🫛、核威懾理論的發展 140
三🤦🏼♀️、對核威懾理論的批評及辯論的發展 142
四、中國的核思維與核戰略 146
第三節 國際製裁 147
一、製裁有效性 148
二、製裁為何難以奏效? 149
三、為什麽還要製裁? 151
四🛫、基於市場和技術優勢的結構性強製 153
小結 154
第六章 沖突管理與解決 157
第一節 談判對話與信息傳遞 158
一🪮、外交談判與對話 158
二、談判中的信息傳遞與信號可信性 160
第二節 國際危機管理 163
一、危機管理的性質和挑戰 164
二、危機防範與管理機製建設 165
三🧢、危機溝通與應對 167
四⚄、建立信任措施 169
第三節 國際調停與維和 171
一🙋🏼、國際調停 171
二、國際仲裁 172
三、締造和平與維持和平 173
小結 176
第七章 同盟政治與集體安全 179
第一節 同盟起源與功能 180
一🫰🏻、作為製度安排的同盟 180
二、同盟的起源 181
三🤷🏽♂️⛹🏻♀️、同盟對國家間互動的影響 185
第二節 同盟管理 188
一、同盟困境 189
二𓀍、同盟管理機製 191
第三節 集體安全與聯合國 194
一🔐、集體安全 194
二👛、聯合國與集體安全的困境 195
三、應對集體安全挑戰的製度設計 196
第四節 其他形式安全合作 198
一、準同盟👳🏿、議題同盟與聯合陣線 198
二🧑🚀、夥伴關系 200
三🦶🏽、多元安全共同體 200
小結 203
第八章 軍備控製 206
第一節 軍備控製與裁軍 207
一👮🏽、軍備建設與軍備控製 207
二🗾、軍備控製的三重邏輯 210
三、軍備控製的具體形式 212
四🤘、軍備控製協議的核實 215
第二節 軍控與禁忌 216
一、禁忌與軍備控製 216
二、禁忌與核武器 218
三、禁忌與生化武器 219
四、禁忌與常規武器 220
第三節 核擴散的政治 222
一、核擴散問題的基本狀況 222
二、沃爾茲 薩根辯論 225
三、對核擴散行為的解釋 226
小結 230
第九章 人權與國際幹預 232
第一節 人權與國際政治 233
一、國際人權的構成 234
二、國際人權保護的爭議 236
三、國際人權保護的動因 237
第二節 人的安全 244
一🔳、什麽是人的安全? 244
二👳🏻、有關“人的安全”的爭議和辯論 245
三、國際社會在促進人類安全方面的作用 247
第三節 人道主義幹預與保護的責任 248
一、人道主義幹預爭論 249
二🧎🏻➡️、“保護的責任”的興起和發展 250
三🥫、“保護的責任”的跌宕實踐 252
小結 255
第十章 技術與國際安全 257
第一節 技術革新與國家安全競爭 258
一☢️、技術革新如何影響國際關系 258
二、國際競爭如何影響技術革新 260
第二節 網絡和信息安全 263
一、網絡信息安全的問題構成 264
二、典型的網絡安全互動 266
三、網絡安全治理 268
第三節 敏感技術與國際安全 270
一、弱人工智能的安全沖擊 270
二🚁、核安全及其治理 275
小結 279
第十一章 環境與氣候變化 282
第一節 環境安全 283
一🚵🏻、環境問題的全球化 283
二、環境問題與國家安全:以氣候變化對中國的影響為例 284
三、環境問題的社會根源 286
第二節 全球環境治理的合作難題 287
一、環境外交與全球治理的興起 288
二、國際體系與環境治理合作的障礙 289
三⚪️、環境問題的治理之道與製度安排 291
第三節 全球環境治理中的“討價還價” 293
一🤹🏿♀️、外部性問題與“討價還價” 294
二👩🏽、環境治理難題的國際體系根源 296
三🦥、國際製度與環境合作 297
小結 300
第十二章 全球衛生安全 303
第一節 全球衛生安全問題 304
一🤛🏼👜、公共衛生問題的全球化 304
二👨🔧、傳染性疾病的安全化 306
三🔨、全球衛生問題安全化的不足與爭議 307
第二節 全球衛生治理 309
一🦻🏻、公共衛生安全的全球公共品屬性 309
二、全球公共衛生安全機製 311
三、全球公共衛生合作治理的障礙 314
第三節 對新冠疫情早期應對的檢討 316
一、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與安全危機 316
二🦗、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多重障礙 316
三🔽、建設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 319
小結 321
主要參考文獻 324
後記 326